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

  水是眼波横,[1]

  山是眉峰聚。[2]

  欲问行人去那边,

  眉眼盈盈处。[3]

  才始送春归,

  又送君归去。

  若到江南赶上春,

  千万和春住。

更多 古诗文王观的诗送别诗 山水诗 宋词三百首 小学必背古诗 初中必背古诗 婉约诗 请继续关注 文库坊

更多王观的诗: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清平乐·黄金殿里 减字木兰花·新秋气肃 减字木兰花·瑞云仙雾
更多送别诗: 送孟浩然之广陵 蝶恋花·雨後春容清更丽 送人游塞 临江仙 送钱穆父
更多山水诗: 秋浦歌十七首 上三峡 七里濑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
更多宋词三百首: 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 青玉案·三年枕上吴中路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阮郎归·湘天风雨破寒初
更多小学必背古诗: 天净沙 秋 明日歌 采薇
更多初中必背古诗: 约客 关雎 蒹葭
更多婉约诗: 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 浣溪沙 兰陵王 柳 薄幸·淡妆多态
来源链接:https://www.wenkufang.com/shici_hyrqyqqybkvb/

上一篇:阿房宫故基 下一篇:过松江寄务观五首

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翻译赏析

  【注释】:

  [1]眼波横:形容眼神闪动,状如水波横流。

  [2]眉峰聚:形容双眉蹙皱,状如二峰并峙。

  [3]眉神盈盈处: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。盈盈:美好的样子。

 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,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。

  开篇“水是眼波横”二句匠心独运:前人惯以“眉如春山”、“眼如秋水”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,如托名于刘歆的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文君姣好,眉色如望远山”;李白的《长相思》:“昔时横波目,今作流泪泉”;白居易《筝诗》:“双眸剪秋水,十指剥春葱”。(案:亦有以“秋水”形容男子眼神者,如李贺《唐儿歌》:“一双瞳人剪秋水”。)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,说水是眼波横流、山上眉峰攒聚,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、发想奇绝,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,化无情为有情,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,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。

  “欲问行人”二句,仍就“眉眼”加以生发,亦见用笔灵动、造语新奇。“眉眼盈盈处”,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,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、秀眉凝愁的情态。 妙语双关, 熔铸非易。

  过片后“才始送春归”二句抒写良情别绪:方才“送春”,已是十分怅恨;今又“送君”,更添怅恨十分。旦夕之间,两谙别苦,情何以堪?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,含而不露。

  “若到江南”二句再发奇想,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,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,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。

  【集评】

  《唐宋词鉴赏集》:诗贵缘情。这首小词正是用它所表现的真挚感情条打动读者的心弦的。且不必问题目云云,它那从民间营养吸取来的健康情调、鲜明语言、民歌的艺术技巧引起读者的美感和共鸣,使它臻于词的上乘。

  《能改斋漫录》:王逐客送鲍浩然游浙东,作长短句云:“水是眼波横”云云。韩子苍在海陵送葛亚卿诗云:“今日一杯愁送君,明日一杯愁送君。君应万里随春去,若到桃源问归路。”诗、词意同。

  --引自惠淇源《婉约词》

  这是一首送别词。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、巧妙别致的比喻、风趣俏皮的语言,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。

 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 ,起首两句 ,运用风趣的笔墨,把景语变成情语,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。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,路上的一山一水,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。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,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;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,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。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,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

  厚的怀人感情。

  三、四两句 ,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:他的去处,是“眉眼盈盈处”。“眉眼盈盈”四字有两层意思:一指江南的山水 ,清丽明秀,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;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 。因此“ 眉眼盈盈处”,既写了江南山水,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。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。

 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,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;下片则直抒胸臆,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。过片两句,正面点明送别。作者用两个“送”字递进,将作者“黯然销魂”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。加上作者自己家在离长江不远的如皋,欲归不得,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。结末两句,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:希望友人到江南后,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。这两句,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,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。

  王灼在《碧鸡漫志中》谓王观的作品“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”。本篇即是上述评语的绝妙说明。

推荐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