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适

更新时间:2023-12-09
高适(704—765年),字达夫,一字仲武,渤海蓨(今河北沧州)人,后迁居宋州宋城(今河南商丘睢阳)。安东都护高侃之孙,唐代大臣、诗人。曾任刑部侍郎、散骑常侍,封渤海县候,世称高常侍。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,卒赠礼部尚书,谥号忠。作为著名边塞诗人,高适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与岑参、王昌龄、王之涣合称“边塞四诗人”。其诗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有文集二十卷。
年代: 收录作品:205首

高适诗词全集(205首)

  • 辟阳城

      荒城在高岸,凌眺俯清淇。传道汉天子,而封审食其。

      奸淫且不戮,茅土孰云宜。何得英雄主,返令儿女欺。

      母仪良已失,臣节岂如斯。太息一朝事,乃令人所嗤。

  • 同群公登濮阳圣佛寺阁

      落日登临处,悠然意不穷。佛因初地识,人觉四天空。

      来雁清霜后,孤帆远树中。裴回伤寓目,萧索对寒风。

  • 别韦五

      徒然酌杯酒,不觉散人愁。相识仍远别,欲归翻旅游。

      夏云满郊甸,明月照河洲。莫恨征途远,东看漳水流。

  • 封丘县
    我本渔樵孟诸野,一生自是悠悠者。乍可狂歌草泽中,宁堪作吏风尘下。只言小邑无所为,公门百事皆有期。拜迎官长心欲碎,鞭挞黎庶令人悲。归来向家问妻子,举家尽笑今如此。生事应须南亩田,世情付与东流水。梦想旧山安在哉,为衔君命且迟回。乃知梅福徒为尔,转忆陶潜归去来。
  • 留别郑三、韦九兼洛下诸公
    忆昨相逢论久要,顾君哂我轻常调。羁旅虽同白社游,诗书已作青云料。蹇质蹉跎竟不成,年过四十尚躬耕。长歌达者杯中物,大笑前人身后名。幸逢明盛多招隐,高山大泽征求尽。此时亦得辞渔樵,青袍裹身荷圣朝。犁牛钓竿不复见,县人邑吏来相邀。远路鸣蝉秋兴发,华堂美酒离忧销。不知何日更携手,应念兹晨去折腰。
  • 赋得还山吟,送沈四山人
    还山吟,天高日暮寒山深,送君还山识君心。人生老大须恣意,看君解作一生事,山间偃仰无不至。石泉淙淙若风雨,桂花松子常满地。卖药囊中应有钱,还山服药又长年。白云劝尽杯中物,明月相随何处眠。眠时忆问醒时事,梦魂可以相周旋。
  • 逢谢偃

      红颜怆为别,白发始相逢。唯馀昔时泪,无复旧时容。

  • 鲁西至东平

      沙岸拍不定,石桥水横流。问津见鲁俗,怀古伤家丘。

      寥落千载后,空传褒圣侯。

  • 送韩九

      惆怅别离日,裴回歧路前。归人望独树,匹马随秋蝉。

      常与天下士,许君兄弟贤。良时正可用,行矣莫徒然。

  • 寄宿田家
    田家老翁住东陂,说道平生隐在兹。鬓白未曾记日月,山青每到识春时。门前种柳深成巷,野谷流泉添入池。牛壮日耕十亩地,人闲常扫一茅茨。客来满酌清尊酒,感兴平吟才子诗。岩际窟中藏鼹鼠,潭边竹里隐鸬鹚。村墟日落行人少,醉后无心怯路歧。今夜只应还寄宿,明朝拂曙与君辞。